日前,隨著一條條規(guī)整的卷煙快速躍上輸送帶,“利群”(軟長嘴)的生產步入穩(wěn)定軌道——在浙江中煙工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卷煙廠卷包車間,該牌號實現(xiàn)了在M8-S1000機組上的雙通道生產,為卷煙制造注入了新動能。
靶向問診,聚焦超高速攻堅
近年來,因市場需求變化,杭州卷煙廠個別牌號出現(xiàn)階段性產能不足。杭州卷煙廠果斷調整生產策略,將目光鎖定超高速設備——M8-S1000機組。其包裝機采用雙通道設計,生產效能是相關牌號原生產設備的兩倍以上,可為化解產能困局提供有力支撐。
在此之前,M8-S1000機組有較為固定的生產牌號,其結構和輔料均高度適配。能否讓M8-S1000機組高質高效完成其他牌號的生產任務,大家心里都沒底。
攻克超高速設備生產難關,核心在人才。工廠抽調管理、維修、質檢、操作四大領域的35名黨員骨干組建黨員突擊隊,著力打破技術壁壘。團隊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組織架構與任務路徑,立下“5個月打通產線,設備效率超80%”的“軍令狀”。
團隊統(tǒng)籌謀劃部署,在管理上,注重分析任務要點、制定工作計劃,不斷加強協(xié)調保障;在維修上,系統(tǒng)梳理計劃牌號與設備原生產牌號的差異,分析這些差異對設備結構、檢測器靈敏度等方面的要求,跟進商標紙改版進度;在質檢上,針對M8-S1000機組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,開展充分調研,深化質量風險識別;在操作上,提前了解產品特征、熟悉材料特性。
在大家的協(xié)同發(fā)力下,各環(huán)節(jié)攻關工作準備就緒。
精準施策,實現(xiàn)毫米級優(yōu)化
團隊首先在A2機組開始調試工作。由于M8-S1000機組運行速度快,“材料適應性提升”成為一場繞不過去的“硬仗”。
“任何一個瑕疵,一旦遇上如此快的運行速度,就會放大成設備上、質量上的大問題?!本戆囬g包裝維修組組長章軍說。
為此,團隊成員以“帶著放大鏡看問題”的心態(tài),聚焦調試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一絲不茍持續(xù)改進優(yōu)化,為提升設備運行效率筑牢根基。
調試過程中,M8卷煙機顯示屏上時常出現(xiàn)“煙支切刀滯后”的提示信息。停機細看,刀片上有一層白色積膠。卷接維修組組長陳卿一邊熟練地清潔刀片及周圍部件,一邊和團隊成員說道:“這個牌號水松紙上膠后,很容易把膠水帶到刀片上,高速運轉時這些積膠便容易帶來質量風險?!?/p>
為此,團隊經(jīng)過反復摸索,提出了應對舉措:增大切割鼓輪切割槽間隙至0.5mm,將刀片由原來的0.35mm改為0.2mm。此外,調整刀片切割位置、定期進行拆卸清潔等措施,經(jīng)實踐驗證均可有效降低故障頻率。
對模盒進行調整后,團隊順利攻克透明紙褶皺等技術難點,解決了產品深色外觀設計在檢測器精準識別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
產線復刻,助推柔性化生產
用時4個月,團隊提前完成了A2機組的換牌生產。第一組設備的順利運行,為后續(xù)改造提供了有益經(jīng)驗。
針對此前A2機組調試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團隊成員“補位”合作,不斷探索逐步提高設備運行速度的方法,及時跟蹤記錄提速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新問題,總結提煉工作經(jīng)驗,推動設備運維模式全流程改進優(yōu)化。
“我們立足A2機組生產實際,摸索出了一套可推廣、可復制的管理、維修、質檢、操作高效合作工作法?!眻F隊負責人朱增旭總結道,以A2機組單機突破為基礎,他們決定將這套方法復制到A1機組,僅用1個月時間便完成設備調試并形成產能。5個月內,A1、A2機組以良好狀態(tài)投入到“利群”(軟長嘴)生產供應中,增強了生產靈活性,提升了柔性化生產能力。
穩(wěn)質提速后,在M8-S1000機組的支撐下,卷包車間設備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。目前,他們正在M8-H1000機組進行“利群”(硬)的換牌生產,以期進一步發(fā)揮超高速設備優(yōu)勢,不斷提升市場保供能力。